大自然行者
江西南丰傩湖湿地考察
袁兴中专业号 | 2009-9-21
2009年9月17日随同傩湖国家湿地公园专家考察组一行,考察了位于江西省南丰县白舍镇和紫霄镇境内的傩湖湿地。傩湖位于江西省典型的丹霞地貌区,其丹霞地貌与傩湖水面、周边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结合,在我国南方山地区域具有典型代表性。区域内为构造剥蚀低山―丘陵地形,丘顶高程多为200― 300米,丘岗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,呈北东向分布,为一单斜构造的红色盆地,区内地势西高东低,洽村水、长陂水支流蜿蜒曲折自西向东在峡谷中穿行,河谷断面大多为“U”字型。傩湖原属抚河上游盱江的支流洽村水系。其中尚包括在潘家渡与洽村水汇合的支流长陂水,长陂水发源于紫霄镇王龙坑,汇合口以上流域面积103.3平方公里,流向自西向东,流经封石、长陂、吴永斜,河长21.6公里,河道平均坡降为7.329‰,流域面积137.6平方公里,于潘家渡同洽村水汇合,再折向东经上洲、姜源、尧家洲、新湖头,于南丰与广昌两县交界的甘竹下游注入盱江。

 

    傩湖自然风光优美,水域与丹霞地貌景观交相辉映。周边原有的水田弃耕被季节性淹没后所形成的浅水湿地,已经成为水禽越冬的重要栖息地和觅食地。笔者认为,傩湖湿地公园要突出丹霞湿地特色,强调森林、丹霞地貌、淡水水库、弃耕稻田湿地复合生态系统,在公园定位、发展目标及规划内容等方面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色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傩湖开发条件相对较好,但是需要保护的东西也很多,包括水鸟、植被、丹霞地貌等,因此,开发应真正体现“生态优先”的原则,注重原生态要素的保护,在建设中,一定要强调森林、水体、湿地这一复合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保护。

 

 

    

    充分挖掘本傩湖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,包括傩文化、蜜桔文化等等,把文化遗产资源融入湿傩湖地公园建设和展示中。 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